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今天是体检时间段。你有没有经历过当你看到体检报告上的一些“异常”指标时慌张的经历,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?事实上,即使体检最好没有“异常”,但一些看似异常的指标并不意味着存在真正的问题,比如血压低、心率慢等,表面上“异常”的指标可能是健康加分。体检报告发现“异常”就意味着有问题吗?低血压:通常血压低于90/60 mmHg称为低血压。如果血压在这个值左右,甚至稍低,并且没有大脑供血不良的症状,如头晕或黑眼圈,或心脏症状,如胸闷气短,不用担心。研究表明,高压超过90毫米汞柱,低压超过60毫米汞柱。该值越低,脑梗塞的风险越低。心率慢:心率稍慢会导致寿命更长,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。成人的正常心率范围是 60 至 100 次/分钟。通常,白天心率在55次/分钟以上通常就足够了,一般不会出现头晕、胸闷等供血不足的症状。高HDL:它是“好”胆固醇,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。如果 HDL 高,您的心血管系统就会健康。如果箭头指向上方,请不要担心。如果箭头向下,则要注意饮食,多运动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初曦:如果里面有箭头或者符号体检结果并不代表有问题或异常。当您收到体检报告后,您可以与医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,医生会解答您的疑问。因此,我们在阅读体检报告时,不要忽视或过分关注这些“异常”而引起自我焦虑。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项目重点是什么?正如专家所说,对于体检指标的上下箭头,没有必要记住太多。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评估。此外,专家表示,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重点也不同。除了常规项目外,每个年龄段还有自己需要评估的项目。学龄儿童和青少年:容易出现营养不良、贫血、近视、脊柱侧弯等问题。您可以专注于回顾他们的成长和发育和视力状况。 18岁至30岁: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身体状况良好。建议每1~2年进行一次体检,包括定期检查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肝肾功能、血尿、大便工作、心电图等。 30~40岁: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。特别是对于日晒饮食不规律、缺乏运动、烟酒成瘾、工作压力大、熬夜等人群,建议增加心血管健康、甲状腺功能等试验,并开始关注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水平。 40~60岁: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。同时要关注骨密度、肿瘤、心脑血管、消化系统等健康,如胸部CT、超声、肿瘤标志物等。 4推荐最终,5岁以上患者完成一次无痛胃肠镜检查,提前发现胃肠道病变,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。老年人有患心血管疾病、脂肪肝和前列腺疾病的风险。需要重点检查血脂、血糖、肝功能、心电图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等。老年女性患乳腺癌、宫颈癌、甲状腺疾病、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。应重点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、甲状腺功能、甲状腺超声、骨密度检查等。 60岁以上:每年需进行一次体检。除主要项目外,还应根据自身病史选择重点项目,如心脑血管、SCR肿瘤等。高危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肿瘤等。建议加用颈动脉彩超、糖化血红蛋白、低剂量CT、胃肠镜检查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初曦:肿瘤标志物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。例如甲胎蛋白对于肝脏肿瘤的检测有用,前列腺PSA对于前列腺肿瘤的早期筛查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。我们建议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,如乳房CT、胃B超、乳房X光检查或胃肠内窥镜检查,以确定相应身体部位是否存在肿瘤风险。 (央视新闻客户端)